同位素 | 豐度 | 半衰期 | 衰變模式 | 衰變能量MeV | 衰變產物 |
Pu-238 | 人造 | 87.74年 | 自發分裂 | 204.66 | - |
α衰變 | 5.5 | U-234 | |||
Pu-239 | 微量 | 24100年 | 自發分裂 | 207.06 | - |
α衰變 | 5.157 | U-235 | |||
Pu-240 | 人造 | 6500年 | 自發分裂 | 205.66 | - |
α衰變 | 5.256 | U-236 | |||
Pu-241 | 人造 | 14年 | 自發分裂 | 210.83 | - |
β衰變 | 0.02078 | Am-241 | |||
Pu-242 | 人造 | 373000年 | 自發分裂 | 209.47 | Kr-92,Ba-141,2個種子 |
α衰變 | 4.984 | U-238 | |||
Pu-244 | 微量 | 8.08×10^7年 | α衰變 | 4.666 | U-240 |
衰變熱與裂變性質
钚同位素會發生放射性衰變,釋放出衰變熱。不同的同位素,單位質量所釋出的熱量也有所差異。衰變熱的單位通常以“瓦特/公斤”或“毫瓦特/公克”計。所有同位素在衰變時都會釋放出微弱的伽馬射線。同位素 | 衰變方式 | 半衰期 年 | 衰變熱 W/kg | 自發裂變中子1/(g·s) |
钚-238 | α衰變成為鈾-234 | 87.74 | 560 | 2600 |
钚-239 | α衰變成為鈾-235 | 24100 | 1.9 | 0.022 |
钚-240 | α衰變成為鈾-236 | 6560 | 6.8 | 910 |
钚-241 | β衰變成為镅-241 | 14.4 | 4.2 | 0.049 |
钚-242 | α衰變成為鈾-238 | 376000 | 0.1 | 1700 |
混合物與化學性質
室溫時,純钚金屬是銀灰色、但因氧化而銹蝕。[12]钚在水溶液中钚
發現
1934年,恩里科·費米和羅馬大學的研究團隊發布消息,表示他們發現了元素94。[18]費米將元素取名 “hesperium”,并曾在他1938年的諾貝爾獎演說中提及。[19]然而,他們的研究成果其實是鋇、氪等許多其他元素的混合物,但由于當時核分裂尚未發明,這個誤會便一直延續。[20]應用
炸彈
同位素钚-239是核武器中最重要的裂變成份。將钚核置入反射體(質量1
核廢料
一般輕水反應爐所產生的核廢料中含有钚,但為钚-242、钚-239和钚-238的混合物。它的濃度不足以制作成核武器,不過可以改用作一次性的混氧燃料(MOX fuel)。在反應爐中以慢速熱中子放射線照射钚時,會偶然發生中子俘獲,而增加钚-242和钚-240的量。因此反應進行到第二輪之后,钚只能和快中子反應堆反應、消耗。在反應器中沒有快中子時(普遍情況下),剩余的钚通常會被遺棄,形成壽命長、處理棘手的核廢料成分。能源與熱源
同位素钚-238的半衰期為87.74年。[28]它會放出大量熱能,伴隨著低能的伽馬和自發裂變射線/粒子。[29]它是α輻射體,同時具有高輻射能及低穿透性,故僅需低度防護措施。單一紙張就可以抵擋钚-238所放射出的α粒子;同時,每公斤的钚-238可產生約570瓦特熱能。[29][12]钚化合物
鹵化物
三氟化钚為藍紫色固體,熔點為1425±3℃;在沒有鋁或鋯離子存在時,很難溶于酸中。三氟化钚可由钚(IV)的硝酸鹽、氧化物、氫氧化物等化合物與無水氟化氫在550~600℃反應制得,也可在含钚(III)的水溶液中加入氟離子沉淀而制得。三氟化钚是還原法制金屬钚的原料。氧化物
二氧化钚是綠棕色到黃棕色的固體,在氦氣中的熔點為2280±30℃,蒸氣壓很低;它的化學惰性很大,在鹽酸和硝酸中溶解極慢且不完全,在沸騰的氫溴酸中溶解較快,用硫酸氫鈉等熔劑在熔融條件下可溶解二氧化钚;高溫下二氧化钚可與氟化氫反應生成三氟化物,有氧氣存在時生成四氟化物;高溫下與氟作用生成六氟化钚,與鋅鎂合金反應還原生成金屬钚。由于二氧化钚具有高熔點、輻照穩定、同金屬互容以及容易制備等特性,是核燃料的一種適用的組成形式。二氧化钚可由金屬钚或其化合物(磷酸鹽除外)在空氣中灼燒制得,也可由含氧化合物在真空或惰性氣氛中加熱到1000℃而制得。β-三氧化二钚的熔點為2085±25℃;可由二氧化钚與碳在氦中加熱到1625℃制得。α-三氧化二钚可由在真空中加熱二氧化钚到1650~1800℃ 而制得。α-三氧化二钚由二氧化钚熔化時損失氧而制得,其熔點為2360±20℃。碳化物
已知有二碳化三钚、碳化钚、三碳化二钚和二碳化钚。室溫下碳化钚在空氣中穩定,但在400℃時則劇烈燃燒;不與冷水作用,但與熱水反應生成三價氫氧化物、氫和甲烷的混合物,以及少量的其他碳氫化合物;碳化钚與冷硝酸作用很慢。三碳化二钚的化學性質與碳化钚略有不同,三碳化二钚在高溫下的氧化作用及在酸和沸水中的水解作用都比碳化钚弱。钚的碳化物可由金屬钚、二氧化钚或氫化钚在高溫下與石墨反應而制得。反應條件不同,可以制得不同組分的钚的碳化物。钚的碳化物由于具有較高的導熱性、低的蒸氣壓和較大的钚密度,可以做核反應堆的燃料。氮化物
已知钚的唯一氮化物為氮化钚。氮化钚在氬氣氛中熔點為2450±50℃;遇冷水緩慢水解并生成二氧化钚,氮化钚易溶于無機酸中;與氮化鈾能形成一系列固溶體。氮化钚具備核燃料的某些特性,如熔點高、钚密度高和好的導熱性,但它的主要缺點是在高溫下揮發性較高和易分解。氮化钚可由氫化钚與氮在高于 230℃時反應而制得。草酸鹽
钚(III)的草酸鹽Pu2(C2O4)3·10H2O和钚(IV)的Pu(C2O4)2·6H2O都是難溶性化合物,隨著加熱,它們逐漸失去其結晶水,隨后分解,最終產物為二氧化钚。钚的草酸鹽可由钚的相應氧化態的鹽的稀酸溶液與草酸或草酸鈉沉淀而制得。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