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們談到生物降解塑料概念時,常有一些誤解。我必須先澄清一個概念,即不是所有的生物基塑料都可以生物降解。一種塑料能否生物降解和它的分子結構有直接關系。”托比亞斯·哈伯介紹說:“巴斯夫既生產普通塑料,也生產生物降解塑料。當我們生產生物降解塑料時,首先要求生物降解塑料必須達到普通塑料的性能要求,在同一應用領域中可以媲美傳統塑料。在追求性能卓越的同時,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還要為客戶帶來增值,比如Ecovio膜比普通的聚乙烯膜可以節省1/2的材料。”
托比亞斯·哈伯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廣不是要取代所有的傳統塑料,那樣做毫無意義。“我們需要甄別,在什么環境下、在哪些領域中,生物降解塑料可以為用戶帶來價值和環境效益。我們認為衡量生物降解塑料是否值得推廣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當地是否有工業堆肥場。因為只有具備了垃圾堆肥裝置,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才可以給客戶帶來增值。如果沒有垃圾堆肥裝置,垃圾分類就沒有意義,可降解塑料也沒有任何價值。”
他還介紹說,目前大部分垃圾是被填埋和焚燒掉的。填埋1千克的有機垃圾,會產生約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而采用工業堆肥處理,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19克。垃圾處理方式不同,產生的碳足跡差別很大,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也不同。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包裝袋廢棄后可以和有機垃圾一起進行工業堆肥,最后降解成有機肥料,返回到大自然中,大大減少了碳足跡。巴斯夫生產的兩種生物降解塑料都符合嚴格的堆肥標準。巴斯夫還有專門的生態有效性分析工具,利用這個工具可以評價產品的應用性能和環境性能。
目前,巴斯夫正在世界各地推廣垃圾堆肥項目的試點工作,德國和泰國的試點項目證明,堆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垃圾處理方法。“對于客戶而言,只有親身體驗過,見證了垃圾堆肥的好處之后,他們才有興趣參與其中。要實現垃圾處理和資源再利用的真正價值,就要集合產業鏈上全部的利益相關方的參與。我們注意到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中有許多方面與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廣有密切的聯系。比如可耕土地的零損失、對垃圾填埋場的再利用和延長使用壽命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對垃圾進行堆肥處理來實現。目前,巴斯夫正在中國尋找合作城市,積極地推動垃圾堆肥基礎設施的建設。依托之前的試點項目的成功經驗,我們有信心在中國創造更大輝煌。”
托比亞斯·哈伯也指出,堆肥場的建立和垃圾分類等資源再利用項目在開始推廣時,會經歷一個混亂的階段。15年前歐洲在推廣垃圾分類時也不例外,每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意識都有一個轉變過程。
“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責無旁貸。在開發和推廣生物降解塑料時,我們看重的就是它是否可以提高產品性能,是否可以為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如果脫離了良好的材料性能和對環境保護的貢獻,談生物降解塑料就是一個空的噱頭。”托比亞斯·哈伯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