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透骨草提取物
【拉丁名】ImpatiensbalsaminaL.
【別名】透骨草、鳳仙梗、鳳仙花梗、鳳仙花秸、鳳仙花桿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的莖
【采收和儲藏】夏秋間桿植株生長茂盛時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葉及花果,洗凈,曬干
【性味】味苦;辛;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解毒。主風濕痹痛;跌打腫痛;閉經;痛經;癰腫;丹毒;鵝掌風;蛇蟲咬傷
38知母提取物
Rhizoma
Anemarrhenae Extract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莖的提取物。
【英文名】*mon Anemarrhena Rhizome Extract
【別名】蒜瓣子草、連母。
【化學成份】含知母皂甙(timosaponin)AⅠ、AⅡ、 AⅢ、AⅣ、BⅠ、BⅡ,并含芒果甙(mangiferin)、異芒果甙、膽堿、煙酸、泛酸等。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性狀】黃棕色粉末細度: 100%過80目篩
【規格】 5:1或者10:1
39澤瀉提取物
【名稱】:澤瀉提取物
【類別】:利水滲濕藥
【拼音】:ZE XIE
【拉丁】:Rhizoma
Alismatis
【別名】:水瀉、芒芋、澤芝、天鵝蛋、天禿
【藥用部位】:塊莖
【藥材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7cm,直徑2~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淺溝紋及多數細小突起的須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狀芽痕。質堅實,斷面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寒;甘,淡;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濕熱。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禁忌】:腎虛精滑無濕熱者禁服